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常纺新闻  学院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系列主题沙龙首期活动

发布时间:2024-03-29最后修改时间:2024-03-29 14:37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浏览次数:1163设置

3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秋白书屋组织开展“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系列专题沙龙首期活动,即常州纺院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专题沙龙活动。学校党委书记吴访升,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夏斌,团委副书记杨萍参加沙龙活动,沙龙活动由马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陈利主持。

陈利首先介绍了2024年“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实施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攻坚行动、加强思政课程群建设、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培养提升、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创新和“润心启智”党建品牌建设”等十大专题沙龙活动的意义及安排。通过举办系列主题沙龙活动推动相关工作走深走实,对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聚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助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萍从选题(如何人无我有)、设计(如何人有我优)、展示(如何人优我特)、反思(如何人特我转)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备赛第三届江苏百校万名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的宝贵经历和经验。杨书记从三个问题着手,以问题导向思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分享选择“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选题并逐步优化的过程。在设计方面,杨萍的理论逻辑、学生逻辑、故事逻辑打开了在场老师们的思路和视野,以“理论之矛、历史之矛、现实之矛”解学生困惑之盾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随后马院7位在省市比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从“思政课教师要保持新鲜感、责任感、获得感”、“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动起来”、“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挖掘学校、常州、江苏的特色资源融入思政课”、“依托学校资源开展美育里的思政课、劳育里的思政课”、“思政课如何培养纺织行业的创新人才”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思想碰撞和分享。

夏斌结合自己上思政课的经历和体会建议思政课教师要多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学习具有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等特点,需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做出改变和创新,为更好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操方法。就网络思政中心建设工作,希望马院全体教师能加入建设团队形成合力,发挥个人特长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纺院故事、常州故事、中国故事,为学生成长服务,打造有内容、有温度、有效果的网络思政中心。

吴访升从思政课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关键课程的角度对老师们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分享有亮点、有特色、有新意,建议进一步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将老师们的有效经验形成可供推广的范式。对思政课如何讲好道理,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提出了四点要求。

第一,以理服人。思政课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学理、哲理,有着严密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面对高职学生对热点关注不多、感悟不深、不感兴趣的学情,思政课讲道理要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结合起来,将深刻的道理与学生的感知感悟结合起来,从“小”处入手,改革思政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大”道理自然地流入学生的心田。

第二,以情动人。讲课的艺术和技术是教师的基本功,思政课教师要以鲜活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把“硬道理”讲得感染人、吸引人、征服人,着力增强教学实效。只有打动心灵、感动学生、入脑入心的思政课,才能达到触动心灵、启智润心的效果。

第三,以美育人。常纺是一所创造美的学校,有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思政课要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以美育点亮思政课,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尤其思政课要引导学生树立“信仰美”,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对马院正在编写的两本“五育五美”实践教程,吴书记希望能进一步从体系、内容、标题等方面以工匠精神精雕细琢出精品。

第四,以文化人。语言表达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要“以文修身”,多读书读好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视野,围绕教学重难点讲出思政课“金句”。思政课要坚持“两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拓新思政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路径,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功能。

同时,吴访升从“有故事、有数据、有创新、有团队”四个方面提供了具体实操措施。如思政课要多挖掘纺织行业、优秀校友、常州本土、江苏地方等特色故事;将课堂上比较枯燥的数据用类比、图说等新颖的方式展开,贴近学生的实际;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如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等,要加强教研活动深入探讨研究,进行系统设计融入课程,形成可供推广的范式;加强协同创新,形成合力,发挥团队集体智慧的力量,开展观摩课相互学习,分梯队培养年轻教师,发挥带头和引领作用。


图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  陈利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滆湖中路53号

213164

400-188-1251(招生)

0519-8633 6008 (传真)

[电话查询]

返回原图
/